当前位置: > 凯发国际备用域名 > 正文

周作人晚年生活凄苦:靠吃臭豆腐和玉米糊度日让周总理批准安乐死

作者:admin 时间:2024-06-09 点击:

  周作人是大文豪鲁迅先生的胞弟,即使兄弟俩的年龄仅相差4岁,但在性格、为人、思想等方面,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,这也成为了日后他们分道扬镳的重要导火索。

  1919年2月,鲁迅在北京购置大宅之后,特地写信让远在绍兴的母亲来北京和他一起住。而周作人和周建人两兄弟及其家人,也一同住进了长兄鲁迅的府邸。

  但鲁迅的一片好心终究还是错付了,他和周作人兄弟失和的焦点正是弟媳羽太信子。在日复一日的点滴矛盾突然爆发之后,便一发不可收拾了。

  此后,兄弟俩的后半生老死不相往来,失去了兄长的财力支持,又站错了队伍的周作人,最终沦落到晚年时只能依靠吃臭豆腐和玉米糊续命的地步。

  周作人的才气和名望虽不及兄长鲁迅,但他前半生的人生轨迹,几乎和鲁迅相差无几。读过私塾、接受过新式教育,16岁时考入江南水师学堂,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。

  但他和鲁迅的人生岔路口却在留学归国之后,当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,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,拯救受压迫民众的思想和灵魂。

  反观周作人的人生经历相对简单,他在回国后的第二年进入浙江教育司工作,此后几经辗转也并未脱离教育界。

  32岁时,周作人从一名绍兴中学的普通教师,站上了北大的讲台。而他人生的高光时刻,则是在新文化运动爆发之时。

  身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,周作人以扎实的文学功底,搭配新思想和新理论,成为了“五四运动”的著名理论支撑者。

  在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中,周作人和鲁迅成为了统一战线的盟友,他们一起支持进步。但谁也未曾预料到,抗战爆发之后,他居然和日本人在文化上有了合作。

  由于当时正处于敏感时期,所以周作人被当作“文化汉奸”扣押了起来,一年后才被释放。但他却不思悔改,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  其实,周作人早在1909年时,就和在日本认识的女佣羽太信子结婚了,这也为他后来成为千夫所指的汉奸埋下了伏笔。

  更令人气愤的是,1940年的时候,周作人接受了汪精卫的邀请,加入了汪伪汉奸组织,并成为了汪精卫旗下的一员“文化干将”。

  抗战结束之后,周作人被钉在了汉奸的耻辱柱上,并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。1949年,在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关键时刻,周作人才获得了特赦的机会。

  新中国成立之后,周作人依靠给出版社翻译国外古典文学作品为生,每个月的报酬颇为丰厚。但十年特殊时期到来之后,他这个曾经的“文化汉奸”,再一次成为了批斗的对象。

  由于当时各行各业都几乎处于瘫痪状态,所以很多出版社都濒临倒闭。从1966年6月起,周作人的经济来源就彻底断绝了,他只能依靠长子周丰一夫妇接济为生。

  期间,周作人遭到了多番批斗,甚至还曾挨过好几次打,年过八旬的周作人精神和身体都饱受折磨。

  最让周作人难堪的是,由于生活已经到了极度拮据的地步,以至于他每天只能依靠吃臭豆腐和玉米糊为生。

  在万般无奈之下,他只能腆着老脸给周总理写求救信。1967年9-10月间,周作人曾先后写过两封信,并让老保姆偷偷地送到有关部门。

  信件的内容令人读之落泪:我已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人了,活着也是给家人增加负担,希望有关部门能替我转告周总理,给我一瓶安眠药,并批准我“安乐死”。

  但他“求死”的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,毕竟这种决定别人生死的要求,有谁会轻易答应呢?更何况他的两封信,在没有交到周总理的手上时,就已经石沉大海了。

Copyright 2017 凯发国际·(中国)官方网站首页 All Rights Reserved